何国森先生出身古玩世家,其父子两代均曾长期在北京市文物公司工作,对文物古董领域各门类多有涉猎。后来机缘巧合,得以到景德镇专门学习传统制瓷技术,并在景德镇工作生活十余年。

何国森在景德镇复烧的镇窑窑口前

其间,重点对传统制瓷工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且多次参与古窑博览区的镇窑复烧工作,了解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和传统资料。尤其在窑型、窑火对瓷器的影响方面更有深入的研究,进而籍此尝试分析和鉴定古代瓷器,似有拨云见日之效。

陶器乃是人类上古时期重要的发明创造,谁先谁后不得而知。我国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约6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陕西地区的半坡文化,长江下游浙江地区的河姆渡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层。

网络图片

到了商代,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种表面较为光泽,相对于陶器吸水率低、硬度高的新陶瓷器品种,称为“原始青瓷”。在这之后又经历了将近2000年的发展,到了东汉时期,“在浙江上虞一带,首先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青釉瓷器,同时还有黑釉瓷器。”

陶器的制作相对简单,首先找到可供烧制的粘土,之后用捏塑、泥条盘筑、贴塑、轮制等方法制成胎坯,然后或加之纹饰或施以彩绘,最后在温度为摄氏800~1000度的窑内烧制而成。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与制作陶器步骤类似,瓷器制作简单来看可以分三步:首先,用瓷土经过一定的方式,加工成泥制胎坯;之后,在胎坯上罩以不同矿物元素配制成的釉水;最后入窑,历经10至20小时左右的炉火焙烧,在窑内温度到达摄氏12OO~13O0度时使胎、釉发生变化,最终成为瓷器。

网络图片

而在整个制作与烧制瓷器的过程中,窑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窑乃瓷之母”。不同的窑型因其高度不同,窑内木材或是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也不尽相同。窑内直径越长、高度越高、容积越大,烧制时窑温才能越高。而温度对泥胎、釉水是否能完美结合成为瓷器,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故称“火为瓷之父”。

原始社会的陶器,在不足一米高的地穴窑中烧制,窑温只能在摄氏800度左右;发展到秦代,烧制兵马俑则建造了约两米高的窑型,据推断,窑温可达约摄氏1000度。可见窑炉的变化令窑温得到了提高,在这之后,使得陶器烧造的更加坚硬,随之才能够烧造更大的器物,促进了陶器制造的发展。可以说,窑型的变化,在陶器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种发展脉络在瓷器的历程中更是如此。

网络图片 泥条盘筑

胎泥在与火的作用下才能变得坚硬,釉水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光亮透明。所以胎泥、釉水、窑炉这三个因素,成鼎足之势,相互依托,又互相制约,只有三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烧制出成功的瓷器。瓷器是火与泥土的艺术。胎泥、釉水会随着窑温的变化而变化,窑型又会因胎泥、釉水及器型变化,及其温度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网络图片 龙窑烧瓷

从商代的龙窑,战国时期的圆窑,最后到元末景德镇的葫芦窑,再到镇窑,都是在胎泥、釉水发生了变化后,逐渐改变建造的。在这过程中,出现了窑温在约摄氏1200度,以青瓷为主流的单色釉瓷器;发展到窑温在摄氏1300度,才有了青花瓷。

随着窑型、窑温的不断改进,制瓷工艺随之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瓷胎才可以变得更薄、更细、更坚硬,用不同的釉水可在一窑内同时烧出更透明、更光亮、更多不同的颜色釉瓷器,使瓷器更加美观漂亮,丰富多彩。也因此,成瓷率提高,质量更稳定,品质更好。瓷器的发展史,也是窑炉的进步史,更是烧窑工匠们对热力学的研究史。

下期我们介绍在历史上各时期各种不同的窑形

原文作者:何国森 口述 殷鹏 整理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8年1月刊《瓷器鉴定那些事——窑与瓷的关系(上)》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漫谈:哥窑窑址考古资料及标本分析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