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公众号:铂景沅,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精彩干货文章,可以关注哦

有一部电影名字叫做《silver linings》,它来自一句谚语:“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银边”,用这句话来描述金缮再合适不过。

金缮,日语中称为"Kintsukuroi()",这种近乎艺术化的修复工艺,起源于中国的髹(xi)饰工艺,本质上是修复的范畴。

每个修复过的器物,都有一段乌云般的经历,它们身不由己地破碎,从完美变成残缺,而金缮能做到的,就是从破中立出美来。

传至日本,被用在陶瓷修复上得以发扬光大——破碎的瓷片用天然大漆做黏合剂,接缝处敷以金粉或者金箔,在髹金处加以描绘创造金缮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需要一定审美的一门技艺。

金是一种姿态,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来面对残缺。用昂贵的金粉装饰并非为了掩盖器物的缺陷,而是接受这份不完美并将其美化,使器物拥有新的生命力。

金缮,让每一次破碎成为重生。

让我们一起了解大漆金缮修复工艺

认识国粹大漆

天然生漆涂装应用源远流长,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大漆,温润沉静、光华内敛,且防水性好,具有防腐蚀、耐酸、耐碱、防潮绝缘、耐高温、耐土抗性等,是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

曾有诗赞曰:“生漆净如油,宝光照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入木三分厚,光泽永长留”。描述的就是大漆防腐蚀防渗透的物理特性。

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曾在故宫古物馆发现被遗弃的“破琴一张”——大圣遗音古琴。得幸于琴面包裹的大漆,纵然历经尘土,终在1200多年后得以重现人间,光彩依旧。

“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这一历史记载,印证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大漆最早的国家。而大漆又是漆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国漆艺起于新石器时代,历经数代,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漆的最初意义在于器用。我国漆器工艺历经商周直至明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明代《髹饰录》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

大漆又名生漆、国漆、天然漆,故泛称中国漆。这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

一棵漆树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生漆,3000颗漆树采集一公斤生漆,并有着严格的割漆制度和方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漆树死亡,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

天然大漆是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

大漆深沉、含蓄、浑厚、优雅,也因此难得。

大漆是有生命感的,刚完成的作品如同婴儿,在岁月中不断成长,而每一层的漆也都有不同的“醒”的状态,那是大漆存恤时光造就的温润美感。

也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漆器作品历久弥新,始终焕发出永不衰变的艺术魅力,把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记载下来、传承下去。

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上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一般称为"漆器"。生漆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使器物色泽华丽、纹样精美。

用金缮修复,漆在结构基础上起了很大作用,它粘性大,稳定,关键是这样的天然黏合剂没有化学污染。

用金漆修复一般周期在20天左右,最后金漆的部分大约5天可以完成,之前的漆的基础部分要花半个月左右,而这部分工作是隐藏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不容易觉察到。所以金缮工艺也叫漆缮工艺。

漆缮的本意在于,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每个器物都有生命,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人使用,难免磕磕碰碰,就好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里总会遇到一些事,难免伤害或者折损。

漆缮代表一种态度,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与精神来面对缺陷,精心修缮,面对缺陷不去试图掩盖,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由此获得升华,反而超越原有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

器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如器,那些身不由己的不完美,那些来自生活的磨练,就像器物上破碎的裂痕,当你真诚地接受它们时,当你从磨砺中绽放光华时,你将感谢生命中曾经的裂缝,而你,就是自己的金缮师。

亲手把破碎的器物一点点修缮、装饰,直到能重新使用,是一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器以载道,器以盛情。

修复念念不忘,惜物即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