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泥与火交融的艺术,烧制方法是陶瓷制作工艺的一项非常关键的部分,窑体的构造和窑温的把控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陶瓷的烧制方法包含柴烧、柴烧、煤烧、电烧、气烧等。这几种烧成方法,可谓是见证了陶瓷发展史,各位陶瓷爱好者必须熟记于心。今天艺美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几种烧制方法,比较一下其优缺点。

先来说说柴烧

提起柴烧,大家都不陌生,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因此烧成的陶瓷产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但是按照其演变来说,我们又可以分为传统柴烧和新型柴烧。

针对传统柴烧来说,木柴是烧窑的主要原料,烧制瓷器时用匣钵罩住坯胎,将木灰与火隔离开来,避免与之直接接触,使产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在烧制过程中要不断的添加柴火后窑内的温度不断上升,瓷器表层釉受热软化,同时燃烧过程中柴木挥发出的油脂与窑炉内存在的细微水汽有机结合,使烧制的陶器作品含蓄温润。

所谓新型柴烧,是一种与传统柴烧审美截然不同的现代柴烧,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现代柴烧烧制作品时不再使用匣钵罩住,使木柴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直接窜如窑内所产生落灰自然依附在坯体之上,在一千多度的高温下,形成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和留下火痕,自然而无粉饰之气,不会重复且很难预料其烧窑的成果。

煤烧又是怎么烧的

提起煤烧,其实在古代也已经有了。就拿钧窑来说,宋代时钧瓷始于柴烧,到了金元时期开始出现煤烧,到元代末年由于煤炭浅层枯竭,深层煤炭不易开采,又改用柴烧。到了明代,由于南方瓷器崛起,北方连年战争,树木柴草被毁,燃料缺乏,大多钧窑停烧。直到清朝末年,钧瓷开始恢复,当时多在烧碗窑中带烧,后来又在炉窑内用蓝炭烧制。

上面所说的蓝炭就是指没有烧透的煤炭,烟少易燃。煤炭烧制瓷器的窑,窑型可大可小,一般人家可以搭窑。由于烧煤烧造瓷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曾经两代人为煤窑烧瓷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随着技术更新进步,90年代初煤窑被汽窑所取代,基本出历史舞台。1994年,试验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成为主流后,还有匠人们保留少量煤烧钧瓷窑,没有断烧。

再来看看什么是电烧

所谓电烧就是用封闭式的电炉,电流通过电热丝发热的烧成方式。相对来说温度变化控制精准,配之以相应元件可达到烧结温度更高。电窑是目前作为陶瓷烧制环节比拟普遍运用的一种电加热窑炉,主要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及稀土资料等制品的干燥、焙烧和烧成。具有炉温平均性好,产品烧成分统一性好,自动控温,保温性能好、平安系数高等优势。

目前普通的电窑主要的功用在于高温陶瓷烧制、低温烤花烧制。但电窑的功率大,需要配电控制箱,对变压器的容量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窑体的体积有限制。对窑内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成本要高于气窑。电窑只能烧氧化气氛,如果是高温电窑,就大部分的陶瓷都可以烧出来,但是很多陶瓷只有还原气氛才能烧出效果,在景德镇主要就是气窑,烧高温还原焰。

了解一下气窑

所谓气窑,就是使用现代液化气窑,温度易控、相对环保、成本较低。气窑有三种,梭式窑,推板窑,隧道窑,各有各的烧成曲线,控制方法也不同,基本上是以温度,时间来控制,根据烧成时段的规定温度,适当的调节气阀,和风门使燃料的燃烧值最高,均匀燃烧而达到需求温度,需要积累一些经验,才能达到即省燃料又能得到更好的产品的效果。

气烧工艺普及以来,气烧瓷多是明亮艳丽,这与人们的现代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由于去掉了匣钵束缚,大件异性体钧瓷也越来越大,釉色也愈加鲜艳夺目。气烧钧瓷色彩艳丽但稍微轻薄,没有煤烧厚重、柴烧温润。但随着匠人们对气烧技术和釉色配制的不断改进,采用一些工艺手段,也可以用气烧出现煤烧和柴烧的效果。

其实无论哪种烧制方式,各有千秋,不能单一的去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我们要看的是作品的造型和效果,在此基础上,作品文化背景、作者名气、尺寸大小、烧成难易都应是考虑的重点。当然,柴烧、煤烧作为一种烧制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出了瓷器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也这两种烧制方式的作品在收藏上较之电烧、气烧作品受欢迎的原因。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