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仲春时节,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三峡乡村牡丹园内,从河南等地引进的牡丹花在智慧种植大棚内渐次盛开,向游客绽放娇颜。

  日前,2023三峡乡村牡丹文化节在此举行。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这个地处大巴山麓的小山村,走出了一条以花为媒的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打开手机扫码、购买,一件通过数据技术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三峡乡村牡丹园数字徽章”便呈现在屏幕上:精美的刻纹与鎏金工艺交相呼应,共同点缀一朵绽放的朱红色牡丹……

  文化节开幕式上,两款数字藏品在中国搜索“时藏”平台发布,成为活动现场的一大亮点。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牡丹文化的数字化呈现,在助推传承与弘扬牡丹文化的同时,也是大数据赋能数据资源价值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一次积极探索。

  在这个小山村中,数字技术正以多种方式助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对牡丹温室大棚面积、种植区域进行整体规划,针对性放置多种传感器,我们实现了对大棚的智慧化监测。”开州区五通乡乡长朱小勇说,五通乡通过数字技术整合与旅游相关的特色农产品多源数据,助力种植、养殖及周边产业规模化发展。

  牡丹园内,一张数字小屏展示牡丹的生长环境;牡丹园60余公里外,一张智慧大屏动态记录开州全区农业资源。

  “动动鼠标,果园内的水肥便会自动喷洒,足不出户就能管护果园。”开州区智慧开州大数据运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3700亩智慧柑橘果园的实时监测画面。

  近年来,开州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开州区已构建全区农业基础大数据框架,形成开州区农业资源数据库,绘成开州农业资源“一张图”、产业“一张图”、监管“一张图”、单品“一张图”;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智慧果园、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16个,推广无人植保机32台,智慧平台服务柑橘3.6万亩、畜禽25万头(只)、渔业1500亩,节本增效15%以上。

  “一张图”助力农业生产,“一张网”联接田野与餐桌。开州建成470个益农信息社,通过数字渠道打通农产品产销通道:在岳溪镇沈家村,益农信息社每月网络销售额达8万元以上;在镇东街道金果村,益农信息社疫情期间深入种植基地,代购代销“开县春橙”等农产品日均1000单左右,解决农户农产品滞销的燃眉之急……

  从一枝“富贵花”到更多“致富果”,数字技术正为大巴山麓插上“智慧的翅膀”。开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扈月文表示,未来开州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信息技术加快农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王嘉轩、李晓婷、唐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