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ChatGPT火出圈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界对于AI技术更多的理性思考。

在一片欣欣向荣中,渐渐有反对的声音出现。比如,OpenAI联合创始人马斯克与多位科研界人士发表联名声明,基于伦理与设计安全标准考虑,呼吁“所有AI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6个月”。大模型开发与应用企业也已认识到治理的重要性,比如模型偏见、滥用等风险问题。

国家层面对于ChatGPT的态度也比较慎重。比如,意大利宣布封禁ChatGPT并限制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我国A股多家企业也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未与OpenAI开展合作,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但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类ChatGPT产品及其有关应用产业对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人类最大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公开资料显示,关于“暂停研究”一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发文称,“ChatGPT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已经昭然若揭,不应因噎废食而是控制利用。”他认为,现在的问题是根据国情落实AI治理措施,而不是暂停ChatGPT研发。360创始人周鸿祎也持相似观点:“我认为这不影响中国发展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包括360在内的一些中国公司已经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实事求是来说,离GPT-4的水平还有两年差距。现在担心风险为时尚早。”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指出,ChatGPT及类ChatGPT产品在金融业应用场景丰富,如果符合风控和合规要求,将在满足客户需求、提升风控能力、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金融机构应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应用,以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适时加大前瞻性投入和布局,持续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质效。

由此来看,面对技术变革,人类除了摒除焦虑、拥抱变革外,也应该心存敬畏。技术不发展或许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